筆記之前,請先思考:
互聯網+時代,HR面臨的挑戰與困惑有有哪些?
互聯網+時代,企業人力資源外包需求有何體現?
90后、95后員工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有哪些?
騰訊等大企業是如何節省人力資源的?
人力資源共享能為我們解決什么?
一、移動互聯網、共享經濟對人力資源的影響
“互聯網+”時代,對我們社會、對我們人力資源工作的沖擊是非常大的。在這樣一個急劇變化、高速變化的時代,我們面臨著很多的挑戰、困惑。進入移動互聯時代,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,我們遇到了哪些問題?我們拿滴滴出行來舉例。
滴滴是移動互聯時代、共享經濟時代,對用工形式帶來最大的沖擊的典型案例。它的司機和滴滴,是沒有用工關系的。最新的政府指導細則要求滴滴公司和司機建立相應的用工關系,往下怎么做?再說。更早一點,對用工形式發生沖擊的是農民工。還有一個代表形式是眾包平臺豬八戒,豬八戒自己不做設計,設計人員都是外包的,是一個中介平臺或者是信息共享平臺。
薪福社的定位和豬八戒、滴滴比較像,薪福社只是做信息的互換,做平臺交易的撮合,而不是做具體落地服務。落地服務,由薪福社的合作伙伴,各地相應的、有能力的人力資源服務商、服務機構落地執行。這是互聯網+時代對用工形式的沖擊,持續了這么久,后面還會帶來什么樣的沖擊?有待于諸位進一步的思索。
共享經濟和“互聯網+”,打破了信息壁壘。過去的信息非常不透明,存在著很多信息孤島。比如在座的諸位在選擇服務機構的時候,你選擇誰?政府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,我們有很多靈活的方式來規避我們的成本,有些企業已經開始做了。比如10月1日開始的五證合一,今后五個證代表信息互聯互通。
簡單講就是,我們自己企業的社保如果不按照規定足額繳納,就會從你的稅務信息中透露出來。
我們北京有個合作伙伴,北京社保局的稽察發現它沒有足額繳納社保。一旦被稽察,你會很麻煩。面臨罰款、補交,而且還要連續盯三年,這是很麻煩的事情,包括金稅三期、營改增試點等等,這會給每個企業帶來一定的困惑、挑戰。系統透明化,稽查力度加大,政府的稽查成本降低了,極大降低了稽查你的成本。
那么帶來的另外一個變化,就是稽查的覆蓋范圍擴大了。原來很多企業沒有被稽查,因為成本高,一旦實現了金稅三期、五證合一,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,系統可以直接實現。
所有的企業,不管大的還是小的,你都可能會被稽查到。現在只是盯著一些知名企業、大企業,或者只有稽查大企業,才能追繳更多的費用,罰更多的款。今后,想靈活規避成本越來越難了。
新的“互聯網+”時代,給人力資源工作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工作量。為什么?因為 90 后、95 后進入職場,互聯網經濟時代用工形式的多樣化,因為現在的互聯網時代發展得越來越快,每個員工在某個企業的忠誠度實際上是急劇下降的。
比如最近在招很多員工的時候,我是 70 后,我就覺得一個員工在一個公司待不到一年就跳槽?員工有問題。后來發現這樣的情況很多,我發現是我老了。
互聯網公司的平均工齡是 6 個月,如果一個人可以在互聯網公司待 6 個月,忠誠度已經很高了。我以前總拿老眼光在衡量,我覺得一個員工在公司,做不到三年,你怎么可能了解這個公司?了解這個行業?怎么可能在這個行業有很深的能力?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。
這會變成招聘成本急劇提升,同時會導致用工方面的糾紛越來越多。我們拿到2015 年北京市數據,北京仲裁量是 2944 件,2014 年增幅是 44%,標的額 411 億,增幅 159.9%。增幅快,涉案金額也很高。從這樣來看,我們的工作難度或者說法律風險也就越來越大了。
二、HR三大支柱的社會化落地
HR 經常提到的三支柱 HRBP(筆記俠注: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)、HR去流程化、HR去中心化,這個理念提了很多年。最近一位專家又提出一個新的概念:HR三支柱的倒塌。這么多年來,HR 三支柱是一個很美好的想法,實行起來很難,實現了 HR 三支柱概念的公司,太少了,不到 10%。為什么這么難?因為對各角色的要求太高了。
第一,企業規模要夠。只有大企業,有規模才有能力在企業內部建立三支柱。
第二,對 HRBP 的要求非常高,HRBP能力不夠,你的三支柱是瘸腿的。
第三,HRSSC(筆記俠注:人才資源共享服務中心)的建設周期比較長,同時又需要相當 IT 能力的支撐。如果沒有相應的IT系統支撐,共享服務中心也很難建立。目前在國內市場上,能夠做好 HRSSC 支撐的公司鳳毛麟角。所以,HR三大支柱在企業內部實現有很大的困難。
作為人力資源領域的互聯網公司來講,我們提出HR三支柱的社會化落地。你可以把 HR 三支柱里面能外包的東西,外包給專業的機構做。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這是我們對HR三支柱的設想。
三、HR的互聯網思維
“互聯網+”時代,我作為一個專業的HR管理者,我們要做到幾個思維的轉變,以此適應高速變化的“互聯網+”時代。互聯網時代思維,主要有五大思維:快速思維、用戶思維、流量思維、跨界思維、精致思維。今天,我著重分享三個思維:
第一,快速思維,你要能夠迅速擁抱變化。現在受經濟沖擊、技術發展,對管理沖擊非常大,而且非常快。作為 HR,能不能快速轉變思維,應對變化?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
第二,用戶思維,表示你做的事情沒有人認可,你要求的制度、流程就執行不下去,你要把你的員工當成你的客戶。你提供的服務、制度、流程,你的客戶滿不滿意?如果你的客戶不滿意,也就表示你做的事情沒有人認可,你要求的制度、流程無法執行。
在傳統的HR管理,可能不太在意員工的感受,更多是從公司的角度要求員工。現在隨著95后員工進入職場,80 后、85 后成為職場的中堅。85 后,從小經歷了互聯網洗滌的一代,他們的腦袋里完全是互聯網思維,傳統、保守的東西已經不接受了,也不喜歡束縛。所以我們作為HR來講,我們要具備用戶思維。
第三,跨界思維。你要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,或者成為人力資源領域的專家,不能僅僅了解HR的專業,你要了解銷售、運營、市場,你只有懂了他們在干什么,你才能更好地服務它。
你一定要能夠更多了解業務部門在做什么,他們怎么想的,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工作更有價值。尤其像績效考核,更是如此。如果你不了解業務部門做的事情,你給的績效考核方案一定不適用,不適用就推行不下去,硬推就會引起非常大的反彈。
四、獨角獸怎么玩人力資源?
我們時代的“獨角獸”,在“互聯網+”時代怎么玩?他們都做了些什么?
據我們了解,騰訊的員工用工形式主要有幾種:正式員工+外聘員工+外包員工組成。外聘員工制,勞動合同和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簽,但相關的福利、待遇等,和正式員工一樣。從 2014 年開始,他們會更多把外聘員工轉成外包員工,也就是規避一些用工成本、風險。
順豐,推出了順豐伙伴計劃,讓更多的人成為伙伴加盟商的員工。比如順豐要開一個點,會讓公司當地戶籍員工競聘,競聘成功,會有人再發出招聘,要求當地戶籍員工跟競聘成功的主管,一起去當地設點,成為他的加盟商。成為加盟商的主要條件,和順豐脫離用工關系。
這么做的好處,順豐降低了用工風險、成本,同時又保證了服務質量和服務標準。如果你隨便到社會上招聘人來做加盟商,不了解它的體系、流程、規則,溝通成本、服務成本、服務標準也很難保證。
華為,為員工提供一站式服務,首個外包的簽證服務中心,因為出國的情況比較多。
小米,人力資源外包解決短時間急需大量員工,通過外包公司彌補這個時間段員工的問題。
五、人力資源的外包需求
1、不同規模企業對人力資源外包需求
我們看到不同規模的企業有相應的人才外包需求,什么樣的企業需求最多?50 人到 500 人的企業,用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的最多。如果你的機構、組織,發展到這個程度的時候,你應該考慮做外包,因為這是大家的選擇,理論上應該是正確的。50 人以下的企業,從今年數據來看,也非常多,因為創業大潮出現了,太多小微企業、創業公司出現,他們更愿意選擇外包。
我們拿 2014 年的數據,50 人以下的企業外包需求非常少。但是從 2015 年開始,這個數量急劇增加。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做人力資源服務的公司,他們的目標客戶就鎖定在 50 人以下的創業企業。
工作地分布多的企業,也會選擇外包。有異地分支機構多的,會選擇外包。一般情況下,2 到 5 個城市就開始有了,6 到 10 個城市的最多。各地相應的勞動法規、政策等都非常不一致,也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有能力把它全部搞定。包括我們國內非常知名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公司,它在許多的二、三線城市,也沒有能力進行當地的覆蓋。
大家都外包什么呢?外包最多的是勞務派遣,二是商業保險,三是五險一金。五險一金和商業保險、勞務派遣的比例都差不多。
2、企業四個不同發展時期對人力資源外包的需求
從企業發展階段來看,什么階段的企業包什么?為什么現在出了這么多人力服務機構,專門針對創業企業提供外包服務?
A、成立階段
創業企業剛成立的時候,資金實力不強,幾乎大多數的創業企業都沒有專業的HR人員,沒有能力,沒有錢。這時候會導致勞動關系、勞動合同、員工入離職,基礎人力資源的處理非常不專業,存在非常多的法律漏洞和風險。
第二,創業企業的老板,80%都有過大公司、外企的工作經驗,知道什么叫規范化管理。從他本身來講,希望自己創立的企業能夠是規范的,而不是早些年的創業,做什么的都有。現在大多數都是從事互聯網、高科技企業的創業,老板有這樣的訴求。
第三,現在創業的企業,幾乎所有的發展訴求都是要上市。不管他能不能上市,但是從創立、拿風險投資的那一天起,就要規范。不規范,就拿不到風投、拿不到創投,上不了市。這時候也要求他規范,他沒有錢、沒有人,怎么辦?他會選擇將員工的入離職管理、社保、薪酬、交稅、個稅等等進行外包,以保證業務處理的專業性和規范性。
B、發展階段
HR的主要精力是做什么?重點精力是招聘。我和我們公司的HR聊天時會說,你們現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招人。因為企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,很難制定行之有效的績效考核。二季度末剛把三季度制定出來,可能又變了,因為我有新的部門了,任務目標又發生了變化。
我曾經在二季度末的時候,試圖做過一件事,把三季度的考核指標定下來。8月中旬的時候,我發現已經不適用了。唯一不變的話題是什么?缺人。首先是數量不足,其次是質量不足。現在無法要求質量,先保證數量,但數量都跟不上。人都沒有,考核什么?這個階段,企業HR的精力聚焦在找到合適的人上,其它的統統都可以外包。
C、擴張階段
HR應該做的事情是聚焦人力資源戰略管理上。所有的行政性事物都包出去,這就包得比較多了。
D、衰退階段
少花錢,能不包的就別包了。你可以把冗員通過外包公司在外包委托方之間轉移,減少用工成本。
六、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競爭態勢如何?
全國有 2.7 萬家做人力資源服務的機構。現在 2.7 萬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, 45 萬人,為 2432 家次用人單位提供各類人力資源服務。目前,市場有這么多的機構,做了這么多服務,存在的問題是什么?機構數量非常多,但是規模非常小。
也就是金字塔塔尖上的機構特別少,你現在可以叫出名字的 10 家機構,有嗎?可能沒有,一般就幾個。剩下的,大多數都是規模偏小,能力不足,資源非常分散的。我們一共 300 多個地市級,機構只能分布在這些地方。縣級也有,但是少。上海有 1000 多家,但是質量怎么樣?規模是什么樣的?比較小。中國這么多人、這么大的市場,還不如日本的總量高、規模大,這是我們行業要做的事情。